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3255
2023-07-09T20:00:04+08:00
台股周五殺低走高,收了 71 點的下影線,代表台股底部還是有買盤力道,雖說台幣匯率續貶,外資被迫賣股轉移,但可以看到櫃買指數才剛跌到月線附近且有一隻看不到的手在撐盤,所以鴻光投顧徐紹軒分析師認為內資、中實戶仍是相當看好台股。其實股市漲漲跌跌本來就很正常,不可能手中的股票每天都是呈現紅色的,所以股市下跌時我們要看手中持股是否比其他類股還抗跌、股市上漲時是否比其他族群還要飆這樣就夠了。趁周末好好整理心情,準備迎接下周的行情,下周三須留意 6 月 CPI 數據、週五消費者信心指數這兩大指標,這兩項指標有可能會是台股這波下跌的轉折點,所以我認為大家應該要在下跌的行情中樂觀些。後續提醒投資人這波台股下跌中需要有「危機入市的勇氣」因為股價下跌都是伴隨著利空,當你能克服心理的障礙,接下來迎接你的就是甜美的獲利。所以現在 7 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抓準機會抄底」,既然知道台股在走上升格局,那不就應該越跌越買嗎?目前建議投資朋友現在盡量挑選跟大盤連動度沒那麼高的股票,因為整體來看外資提款壓力大,但中小型的股票內資還在場內努力,所以等待後續 Q2 財報、Q3 利多陸續出來後再來想抱到哪獲利入袋! 不想再錯過下一波千點行情的 & 想知道有哪些個股開始浮現投資價值的投資朋友,可以到我的頻道觀看,裡面有許多飆股的故事及解析。想要獲取更多的飆股資訊,請加入徐紹軒分析師的頻道 :Line@頻道:https://lin.ee/PvDhA1U (詢問入會 / 個股操作)(ID:@r178178)Telegram 頻道:https://t.me/rr178178 (盤前 / 新聞解讀 / 飆股推薦)(ID:@rr178178)Youtube 頻道:https://www.youtube.com/@ryanhsu1788/featured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4275
2023-07-09T17:00:07+08:00
聯準會鷹影幢幢,美股顯露疲態、台股也在資金抽離壓力下摜破月線,投信認為,在法人籌碼調節下拖累指數下挫,下檔將尋求季線 16300 點支撐。美國小非農數據意外強勁,為聯準會繼續升息增添底氣,美股四大指數周線收黑,台股在外資棄守下也跌破萬七失守月線關卡,三大法人單周共賣超 789.71 億元。7 日終場收在 16664.21 點。PGIM 保德信科技島基金經理人孫傳恕表示,近期美國再次受到升息情緒干擾而下挫,台股也連帶受到影響,盤面獲利了結賣壓湧現,導致加權指數本週跌破月線,下檔尋求季線 16300 點支撐。孫傳恕說明,比較集中市場與櫃買市場相比,研判今年下半年聯準會仍可能升息 1 致 2 碼,加上加權指數評價面已不若之前下跌時便宜,在外資短期轉趨觀望之下,短線可能出現獲利了結賣壓,但相較之下櫃買在內資聚焦題材股的支持下,可望有較大的表現空間。安聯投信台股團隊提醒,漲多族群明顯成為被調節的壓力中心,高價股相對承壓,資金短線轉向中小型股,電子股零星點火,市場在消化漲多、利率政策雜音的同時,也在等待將陸續揭曉的第二季重量級財報與下半年產業展望訊息。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今年通膨升息趨緩加上生成式 AI 需求,個股評價回升先於獲利復甦,預期下半年 7 月財報季如出現震盪調整,亦提供長線布局時點。儘管台股評價已大幅提升,但透過主動選股後市仍可期。整體而言,台股科技股部分提前反應景氣復甦預期,但半導體庫存仍在去化中,惟基本面已在景氣循環底部,後續若終端消費釋出任何好消息,則有利挹注市場信心;另外,消費電子需求仍較低迷,後市有待觀察。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4336
2023-07-09T15:42:10+08:00
端子廠建通 (2460-TW) 因受消費性電子需求不振,加上內部產能調整,導致 6 月營收雙減、寫近月新低,不過,建通表示,越南廠設備陸續到位,後續大宗品放量後,可望重新提升市佔率。建通 6 月營收 1.82 億元,月減 7.7%、年減 26.4%,寫 5 個月低點;第二季營收 5.62 億元,約與首季相當、年減 30.5%,上半年營收 11.26 億元,年減 31.7%。建通說明,6 月持續受消費性電子需求不振,加上蘇州廠製程整改作業、生產設備移轉到越南廠等因素,影響生產交貨,衝擊營收表現下滑。不過,建通表示,目前產能已逐步調整到位,將利用越南廠生產大宗製品,提升市佔率。此外,越南廠銅下料回收作業已小批量生產,也有助降低端子生產成本、提升競爭力。建通看好,隨著越南供應鏈成長,後續當地對銅料加工、銅下料回收等需求也會逐年提升,加上經濟循環趨勢帶動,整體業務發展後續看俏。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3276
2023-07-09T15:40:54+08:00
歐洲低軌衛星大廠 OneWeb 宣布擴大全球服務範圍,將目前主力歐洲佈局跨足進軍美國西岸、東北部並與多家衛星業者合作,瓜分 SpaceX 為首的美國市場,OneWeb 正積極建置地面接收站,目標年底遍布全球,包含明泰 (3380-TW)、仲琦 (2419-TW)、耀登 (3138-TW) 等台廠低軌衛星供應鏈皆正面看待,可望受惠商機啖大單。台廠積極卡位低軌衛星商機,明泰集團攜手鐳洋主攻歐系客戶,聚焦地面接受站設備,仲琦以家用衛星接收終端設備為主,耀登則為地面接收站供應天線等產品,台揚 (2314-TW)、建漢 (3062-TW) 也有佈局,各家積極磨刀,要搶衛星業者擴大服務範圍與地面接收站建置商機。明泰集團表示,仲琦的衛星接收終端設備,今年上半年受全球經濟因素影響營收動能放緩,不過,隨著不確定因素陸續排除、各衛星業者發射顆數及覆蓋範圍持續增加,下半年營收可望重拾動能;而明泰地面接收設備目前在客戶端的驗證進度,預計明年可貢獻營收。耀登則指出,低軌產品目前多為開發案 (NRE) 階段,但客戶皆以量產為目標,預計低軌衛星將率先發酵,2024 年地面接收站天線設備出貨逐步升溫。OneWeb 宣布開始擴大服務範圍,其中歐洲新增奧地利、義大利、法國、葡萄牙,美國將進軍西岸華盛頓州到加州,東北地區的緬因州到維吉尼亞州,以及中西部地區;美國布局將可強化加拿大以及其他海域的網路連接,可望帶動家用終端設備需求。OneWeb 為了搶進北美石油、天然氣業通訊市場,近期也開始與經銷商擴大合作,已與英國商用網通服務商 Momentum 合作供應法國衛星營運商 Eutelsat 衛星通訊設備,並與北美大型企業、政府衛星傳輸供應商 Connecta Satellite Solutions 簽約。此舉意味 OneWeb 布局正式走出歐洲,搶進美國,改變過去 SpaceX 獨霸美國、OneWeb 主導歐洲的局面。OneWeb 表示,目標年底提供全球服務,目前正與合作廠商增加新地面接收站布局,預計今年底將完成全球地面接受站的建設,市場看好台廠將直接受惠。OneWeb 目前網路覆蓋範圍涵蓋北緯 50 度線區域,透過合作廠商協力在北極地區提供消費、商用網路服務,隨著新區域拓展,將可開啟更多電信商、網路服務商合作機會,提高 OneWeb 低軌衛星方案的採用程度。OneWeb 透過電信商、網路服務商合作,提供低軌衛星網路設備,終端應用包含教育、醫療保健、商業,可提高企業網路傳輸。研調集邦預估,低軌衛星商機成長力道強勁,將帶動 2023 年全球衛星產業產值高達 3,083 億美元;摩根士丹利看好,全球太空經濟市場規模在 2040 年將超過 1 兆美元。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4250
2023-07-09T12:00:05+08:00
台股加權指數上周續跌 251.33 點,周線連 3 黑,萬七大關上方鍋蓋漸形成,台股交易員直指,隨著市場預期聯準會 7 月將再升息、且年底前恐難降息的情況下,短線外資賣超力道轉強,預料本周除了營收亮眼、個股填息行情外,轉呈現反攻為守的格局。上周三大法人同步站在賣方,合計大賣 790 億元,不僅連 3 周賣超,也創去年 9 月來單周最大賣超,光是外資即提款 695 億元,台股交易員指出,台幣轉弱,台股技術面修正,不排除 7 月將出現五窮六絕的遞延效應。觀察外資上周大賣的個股,以金額來看,除了賣超台積電 (2330-TW)76 億元,還有廣達 (2382-TW)、光寶科 (2301-TW) 均超過 40 億元,緯創 (3231-TW)、英業達 (2356-TW) 均逾 36 億元,聯詠 (3034-TW)、聯發科 (2454-TW) 和台塑 (1301-TW) 等均超過 20 億元。台股交易員提醒,很顯然外資正在對 AI 題材加強獲利了結,接下來就看散戶螞蟻雄兵的接手力道,若未跟上,台股整理壓回的幅度恐擴大。永豐投顧則指出,大盤日線和季線乖離過大,加權指數自去年 10 月以來,已出現 5 個跳空缺口,技術面強漲格局已出現過熱訊號,且頭肩底型態近滿足。永豐投顧進一步說明,指數和季線乖離率高達 8.2%,儘管目前 AI 題材氣勢仍佳,也是長期趨勢,然據過去統計, 指數和季線乖離率超過 7.3% 時,乖離再繼續擴大的機會僅剩 5%,亦即後續將有極大機率向季線靠攏,修正的機會大。另一方面,7 月中旬起進入台股財報周,市場一般預期產業龍頭股第二季獲利難見明顯好轉,與目前高股價有落差,再加上 7 月 26 日登場的 FOMC 會議極可能再升息 1 碼,美股動盪恐影響台股動能。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4274
2023-07-09T11:00:07+08:00
美國穩健經濟數據讓聯準會 7 月升息幾成定局,在股市轉弱、聯準會升息、外資領完股利匯出等趨勢下,新台幣恐短期貶值壓力難解,預期下周新台幣兌美元將回測 31.5 元價位。美國小非農數據意外優於預期、讓美股四大指數周線全盤皆墨,台股也難逃空頭狙擊,單周下跌逾 250 點,周線連三黑且摜破月線關卡,資金撤離股市也拖累新台幣走貶,單周貶值 1.95 角,周線連五黑,成最弱亞幣。匯銀主管表示,新台幣在熱錢匯出壓力下,拖累匯價從 31.1 元價位一路下挫,儘管老大積極防守 (央行)、出口商也緊抓貶值趨勢積極拋匯,但終究不敵外資大舉逃走,匯價從 31.1 元一路貶破至 31.3 元。匯銀主管指出,目前市場對於聯準會繼續升息預期心理升溫,聯準會再度朝鷹派靠攏,讓股市承壓轉疲,美股四大指數及台股周線同步收黑,在資金抽腿壓力下,新台幣短線易貶難升。此外,每年 7 月、8 月為除權息旺季,在股市轉弱、經濟前景未明的情況下,外資很可能股利入袋後匯出,也將加劇新台幣匯價貶值壓力。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2591
2023-07-09T09:40:03+08:00
撰文 ‧ 吳筱雯泰國究竟是哪裡好?當台灣電子大廠苦於生產基地增加,帶來的管理難度上揚與成本升高時,英業達仍然堅持前往泰國,花近 7 億元投資設廠,它背後的打算是什摩?中美摩擦的大環境下,台灣電子五哥生產基地「中國加一」(China+1)策略,顯然不夠。隨著台海被外界認為戰爭的風險升高,電子五哥在客戶要求下,加速對東南亞的投資,其中又以越南最受青睞,連鍾情於泰國的廣達,也擋不住客戶壓力,今年 4 月 17 日董事會通過成立越南子公司。然而,已在越南投資的英業達,卻在此時反其道而行,不僅在 5 月 12 日董事會上通過成立泰國子公司,更在六周後宣布斥資 6.93 億元,在泰國買下 3.35 萬坪的土地準備蓋廠,預計明年底投產伺服器主機板(L6),未來也規畫部署 L7 至 10(從主機板到機櫃組裝)的產能,昭示在泰國長期發展的決心。英業達表示,赴泰國成立伺服器主機板生產基地,是客戶指定。英業達企業電腦事業群總經理林書如說,今年 6 月,公司在半個月內已派出數十人次前往泰國。不過,事情真的這麼單純嗎?分散供應鏈風險之外,其實英業達這次赴泰國設廠,共有三大盤算。盤算一》招工較容易第一個盤算,要先從越南與泰國的差異說起。越南與中國電子業供應鏈重鎮的華東、華南距離近,成為這波代工廠 China+1 策略下備受重視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尤其北越更享有地利之便,載滿機構零組件的貨車從華南出發,約莫半天就可抵達北越各主要的電子業群聚工業區,省下不少代工廠得在越南從頭建立零組件供應鏈的麻煩。仁寶、緯創、鴻海、廣達,以及中國的立訊,不是正規畫在越南生產筆電,就是已經量產,而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平板、智慧型手機、遊戲機、藍牙耳機、智慧音箱等,越南也是中國以外規模最大的產區,英業達就選擇在越南生產智慧手持裝置。反觀泰國,電子五哥目前僅有廣達、英業達認真投入。廣達泰國廠的伺服器主機板,是迅速填滿泰國廠產能的關鍵,其產能已經與台灣林口廠並列第一;英業達則剛買地準備蓋廠,其他三哥對於前進泰國都不甚積極。然而,也因為北越吸引韓國三星與眾多的台灣、中國電子代工廠進駐,不僅缺電,缺工問題也不容忽視。根據越南統計總局資料顯示,越南人口總數約 9 千多萬人,人口不算少,但資深電子代工業者透露,越南狹長的國土地形與交通基礎建設不佳,讓不少南越勞工「北漂」意願低,加以越南政府對於勞動力的「輸出」意願,遠高於從外「輸入」,讓缺工的問題持續存在。泰國人口僅 7 千萬人,不過泰國政府允許企業引進外籍移工,境內有數百萬名來自緬甸、柬埔寨等地的移工大軍,多家在泰國設廠的台灣電子業者都曾表示,泰國廠招工順暢,未曾面臨缺工的困擾,主因正是泰國廠作業員大都是緬甸外勞。來源:《今周刊》 第 1385 期更多精彩內容請至《今周刊》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延伸閱讀:合庫金董座 B 肝引發猛爆性肝炎病逝… 肝病權威許金川:4 症狀+2 關鍵數據就快揪兇手永續人才難尋!ESG 工作到底要做些什麼?一表看懂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2588
2023-07-09T09:30:12+08:00
撰文 ‧ 今周刊編輯團隊伴隨去年底 OpenAI 推出的聊天軟體 ChatGPT 在全球暴紅,「生成式 AI」成為投資市場與科技業界的最火熱關鍵字。而膽敢自稱為「世界 AI 首都」,舊金山確實有它的底氣。首先,是熱錢奔騰。根據金融數據機構 Pitchbook 統計,全球前 10 大最活躍(投資件數最多)的生成式 AI 創投中,有 5 家位於加州,2 家更集中在舊金山。而據矽谷知名創投 NFX 的資料,迄今為止,全球生成式 AI 新創所籌集的總資金中,位於舊金山灣區的公司就占了 78% 以上。其次,許多正在閃閃發亮的 AI 新創明星,也已經在此聚集。由 NFX 所評選的「全球 75 家生成式 AI 明日之星」,當中多達 3 分之 1(24 家)的總部設於舊金山。進一步看,商業分析公司 CB Insights 整理了截至今年 5 月、共 13 家的生成式 AI 獨角獸,當中有 6 家位於舊金山灣區。OpenAI 毫無疑問地以 290 億美元的估值遙遙領先,緊接在後的,是距離 OpenAI 總部僅 4 公里、估值約 44 億美元的 Anthropic。而從這家公司往南再走約 1 公里,又是一家名為 Replit、目前以近 12 億美元估值名列第 8 大 AI 獨角獸的新創公司……。整個盤點一番,如果你願意從 OpenAI 出發,往西北方向開始走上一圈,那麼,在這個長約 6 公里、寬約 2 公里的腹地範圍內,就能拜訪到 9 家當今被認為最具競爭力的 AI 新創。在這條宛若「AI 新創銀河」的廊帶裡,不少亮點公司的背後,其實也各自獲得不同陣營科技巨擘的全力扶植。舉例來說,因為投資 OpenAI 一躍成為生成式 AI 領軍巨人的微軟,又在今年 3 月投資了距離 OpenAI 總部僅約 300 公尺、正在打造新型 AI 助理的新創公司 Adept;而在該公司以北 3 公里處,則是與 OpenAI、Meta 都合作緊密的數據分析新創 Scale AI。相對於微軟的布陣,急起直追的谷歌也在這條廊帶裡積極圈地,不僅用真金白銀注資了「OpenAI 最強對手」Anthropic,今年 3 月,也宣布與 Replit 進行合作。此外,被稱為「微軟 Bing Chat 勁敵」的新創公司 Perplexity AI,就在 OpenAI 總部以南 3 公里處虎視眈眈,而這家公司目前的大金主之一,則是 Meta 首席 AI 科學家楊立昆。閃亮亮的 AI 聚落,一群年輕創業者也在鄰近區域建立起一個又一個社群組織,透過密集的聚會、駭客松活動,以及在被稱為「駭客屋」的共享空間裡火熱討論,持續為這塊生成式 AI 重鎮注入新血與想法。「在我們辦公室方圓 400 公尺內,就有 15 家駭客屋。」用誇張卻具體的數字,NFX 共同創辦人柯瑞爾(James Currier)對我們說明當地「瘋 AI」的盛況。NFX 辦公室與 OpenAI 總部的距離不到 2 公里,鄰近舊金山的海斯谷(Hayes Valley)地區,這家知名創投如今已在官網上直白寫著:「在海斯谷,每個人都正致力於生成式 AI。」今年 1 月起,這塊區域有了更響亮的稱號。「舊金山的人們,現在都把海斯谷暱稱為……,腦谷(Cerebral Valley)!」一篇由創投業者 Bloomberg Beta 投資人安柏.楊(Amber Yang)發出的推文這麼寫道,推文火速獲得近 70 萬次的瀏覽。6 月 28 日,華爾街財經媒體彭博(Bloomberg)以「AI 熱潮與腦谷」為題,專訪全球最大加速器 Y Combinator 執行長陳嘉興,而他的一句話,點出了每個人都必須關注腦谷的原因:「全世界最聰明的人們正坐在這裡的咖啡廳,不僅討論他們各自的創業,也討論最尖端的 AI 模型技術。」就這樣,各方創投的熱錢、星羅棋布的新創、科技巨頭的力挺,再加上全球最聰明的腦袋在此隨時、隨處激盪火花,讓這塊區域,成為提前預視 AI 未來的精采方圓。來源:《今周刊》 第 1385 期更多精彩內容請至《今周刊》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延伸閱讀:合庫金董座 B 肝引發猛爆性肝炎病逝… 肝病權威許金川:4 症狀+2 關鍵數據就快揪兇手永續人才難尋!ESG 工作到底要做些什麼?一表看懂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4079
2023-07-08T17:00:04+08:00
張忠謀談全球化新定義,中國政府宣布將對鎵、鍺相關物品實施出口管制,台股強漲外資上半年淨匯入 243 億美元,另外,航運股本周除夕秀買氣旺,以下為本周大事回顧:台積電 (2330-TW) 創辦人張忠謀表示,全球化如今已被重新定義為,在不傷害本國國家安全、科技經濟領先條件下,允許本國企業在國外牟利,也允許國外產品及服務進入本國,只是,「這樣還能算是全球化嗎?」中國政府宣布自 8 月 1 日起,對鎵、鍺相關物品實施出口管制,未經許可不得出口;由於鎵及鍺是化合物半導體重要原料,也引發市場關注,對此,台灣業者包括全新 (2455-TW)、穩懋 (3105-TW) 與宏捷科 (8086-TW) 初估影響不大,皆有第二供應商可選擇。外資回頭,根據金管會公布資料,外資 6 月淨匯入 35.594 億美元,連續 2 個月淨匯入,統計今 (2023) 年上半年,外資共淨匯入 243.43 億美元,超越 2021 年匯入規模,寫下 13 年來同期新高紀錄。貨櫃航商長榮除息後漲勢強勁,激勵多家海運業者本周大漲,長榮本周上漲 15.5%,陽明上漲 12.9%,萬海小漲 5%。鴻海 (2317-TW) 6 月營收 4227.75 億元,月減 6.2%、年減 19.65%;第二季營收 1.3 兆元,季減 10.9%、年減 13.75%;上半年營收 2.76 兆元,年減 5.25%。光學元件大廠大立光 (3008-TW) 6 月營收 26.96 億元,月增 2.64%,年減 20.54%,由於 7 月起進入手機年度旗艦機光學元件拉貨旺季,法人預估營收動能將轉強;同時,大立光將在 7 月 13 日召開法說會,公佈第二季財報,並釋出下半年展望。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4200
2023-07-08T16:40:04+08:00
食品股股王德麥 (1264-TW) 去年股利以每股 12 元現金股息登上冠軍寶座,敲定以 7 月 17 日除息交易,德麥今 (8) 日公布最新營收資訊,2023 年 6 月營收以 4.41 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第二季營收也有 10% 的年成長,預估第三季起營收將續成長,且依原物料走勢來看,成本壓力將稍降。德麥 2023 年 6 月營收 4.41 億元,創同期新高,月減 6.01%,年增 14.58%,第二季營收 13.5 億元,季減 0.37%,年增 10.42%,2023 年 1-6 月營收 27.05 億元,年增 11.24%。德麥 2022 年營收 53.41 億元,稅後純益 6.33 億元,年增 5.58%,每股純益達 17.09 元。德麥總經理吳文欽今年對中國大陸市場訂下增加成交客戶數以及提高自製產品的銷售比重兩大目標,預估 2023 年營收將再創新高。預估第三季營收將續成長,且依原物料走勢來看,成本壓力將稍降。德麥客戶有烘焙、餐飲、飯店、冰品產業,德麥今年在兩岸、馬來西亞、港澳等四大市場同步發動攻勢,首季營收 13.55 億元,稅後純益 1.65 億元,年增 0.61%,每股純益 4.43 元,德麥看好餐飲業產值是烘焙業的 5-10 倍,2023 年新設餐飲事業部,從原本供應餐飲為烘焙點心,進一步切入淋醬類和植物奶,增加餐飲深度和廣度。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4190
2023-07-08T16:30:05+08:00
電感廠臺慶科 (3357-TW) 布局 AI 伺服器領域,應用於高速運算的 TLVR 電感,預計第四季投產,本周股價受消息激勵,最高衝上 126.5 元,創 17 個月波段高,周五收 118.5 元,周漲 21.5%。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指出,AI 伺服器因功耗顯著提升,電感用量是一般伺服器的 2 倍,且每台 AI 伺服器需新增額外 5-10 顆 TLVR 電感 (trans inductor voltage regulator),TLVR 電感單價為一般電感的 3-5 倍。據了解,臺慶科 TLVR 電感已經送樣給客戶,公司預計第四季正式量產,規劃月產能 200 萬顆,明年將開始貢獻營收,在 AI 題材帶動下, 也帶動本周股價走樣。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4173
2023-07-08T16:00:04+08:00
倉和 (6538-TW) 近期隨著 3D 網版新品開始出貨,整體產能維持滿載,營收也較去年同期顯著成長,市場積極卡位,本周股價突破盤整格局,帶量強漲 33.64%,改寫 2 年 2 個月來新高價。展望後市,隨著太陽能電池從 PERC 技術轉往高轉換效率的 TOPCon 發展,3D 網版因與轉換效率有直接關係,倉和 3D 網版推出後獲眾多客戶採用,為滿足客戶需求,也規劃設立新廠,預計第四季開始動工,並持續添購新機台,有助營收表現。倉和 6 月營收達 1.64 億元,為歷年同期新高,月增 4.93%,年增 41.8%,第二季合併營收 4.84 億元,同為 11 季高點,季增 16.63%,年增 27.7%,累計上半年營收 8.99 億元,年增 23.68%。倉和本周沿五日線上攻,周五一度達 148 元,終場漲幅收斂,收在 143 元,單周漲幅高達 34%,改寫兩年多新高價,三大法人也全部站買方,外資大買 1686 張、投信也加碼 389 張,自營商小買 56 張。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4078
2023-07-08T15:39:18+08:00
英業達 (2356-TW) 6 月營收 477.2 億元,月增 3.6%、年減 8.4%,第二季營收 1306.5 億元,季增 8.7%、年減 3.7%,累計上半年營收 2508.34 億元,年減 5.18%,預估第三季 AI 伺服器出貨將會放量。英業達 6 月筆電出貨 170 萬台,由於第三季部分筆電提前至第二季出貨,帶動筆電低雙位數成長,預計第三季筆電出貨也將因此持平第二季,力拚全年筆電出貨量持平去年。伺服器方面,原先第二季因為 CPU 的問題預計持平第一季,,但英特爾良率改善,帶動第二季出貨較前季成長中個位數,AI 伺服器預計第三季出貨將更顯著。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4160
2023-07-08T15:37:29+08:00
RFID 解決方案供應商韋僑 (6417-TW) 營運不受消費性電子去化庫存影響,加上遷入新廠營運挹注,業績也持續走高,韋僑 6 月營收 1.54 億元、第二季營收 4.14 億元,同步改寫歷史新高,預估 2023 年營收將逐季攀升,股價 7 日收在 143.5 元,周漲幅達 16.67%。由韋僑投資 13 億元興建的台中大里仁化工業區新廠,已落成啟用,韋僑 2023 年 6 月營收 1.54 億元,創新高,月增 15.86%,年增 48.79%,第二季營收 4.14 億元,季增 25.4%,年增 33.02%,上半年營收 7.43 億元,年增 29.5%。業績成長主要因疫情過後醫療專案恢復活絡,且工控、工業自動化相關需求穩定成長。韋僑本周股價漲幅 16.67%,7 日收盤股價報 143.5 元,日 KD 值在低檔交叉向上,技術線型有利多頭,上檔壓力區在季線 145.74 元,而短線支撐在 137 元,本周三大法人買超 216 張。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4073
2023-07-08T15:00:07+08:00
AI 伺服器加持下,緯創 (3231-TW) 本周持續強攻,周漲 19.7%,股價超車鴻海,自 4 月中旬以來周 K 已連 13 紅。緯創 6 月營收 810.99 億元,月增 28%、年減 20.1%,稅後純益 17.33 億元,年減 20.9%,每股純益 0.62 元,6 月賺贏今年第一季;第二季營收 2065.52 億元,季減 2.5%、年減 15%,上半年營收 4185.53 億元,年減 11%。緯創 GPU 伺服器持續發酵,公司表示,下半年出貨將逐季成長,隨著向瑞軒租的新竹新廠第三季底完工,新產能挹注下將帶動下半年出貨量明顯成長。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4143
2023-07-08T14:40:13+08:00
即便處在運價、運量走跌的市況中,貨櫃航商長榮 (2603-TW) 仍強勢上演填息行情,本周續漲 15%,反映具備航商大者恆大的優勢。長榮於上月 30 日進行除息交易,每股配息 70 元,除息參考價 85 元,本周收盤價已來到 108 元,等於填息逾 30%。長榮甫公布 6 月合併營收為 221.31 億元,月減 3.43%,年減 63.32%,仍連 4 個月穩在每個月營收 200 億元以上水準;而長榮第二季合併營收 673.84 億元,季增 0.83%。長榮表示,隨著第三季傳統旺季到來,預料開學季和後續節日需求的貨載可望逐步增加,對海運後市維持審慎但樂觀看法。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3978
2023-07-08T13:59:21+08:00
聲寶 (1604-TW) 集團轉投資公司瑞智精密 (4532-TW) 今年積極調整營運策略、推出新品牌,加上天氣炎熱,壓縮機需求有望提升,吸引資金敲進,本周股價帶量強漲,週五 (7 日) 強勢收在漲停價 25.6 元,周漲 26.4%、創兩年多來新高。瑞智為全球第四大壓縮機廠,去年原物料、材料價格漲很多,儘管有保住獲利,但整體營運仍受衝擊,隨著材料價格回檔,目標把過去的訂單搶回來。瑞智今年積極調整營運策略、推出新品牌,以及拓展海外市場,期望今年壓縮機銷量至少成長 10%,全年營收拚重回 200 億元之上。此外,也與母集團聲寶合作推出新品牌的空調新品,主打價格低、功能耐用性高,同時會針對高年齡層使用者推出容易操作、聲控的空調產品,預計今年會陸續上市,目標銷售 2 萬台。瑞智 6 月營收 17.3 億元,月增 20.98%、年減 6.81%;上半年營收 83.85 億元。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3653
2023-07-08T09:10:25+08:00
本週台股持續受外資提款,導致權值股走勢疲弱,週線再度收黑,台股已連三週 K 線收黑,想必許多人現在的疑問是,這波會跌到哪?摩爾投顧分析師陳昆仁指出,台股雖近期走勢疲弱,但下週有望出現轉機,因台股雙王即將召開法說,大立光 (3008-TW) 將在 7/13 召開法說會,而台積電 (2330-TW) 即將在 7/20 召開法說會,將牽動台股後續走勢。摩爾投顧分析師陳昆仁指出,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比較老實,在六月召開睽違 3 年的股東會表示,未來還很難研判,不過其實可以從其中看出端倪,過去以往林恩平都是表示未來不樂觀,這次說法明顯與之前不同,代表已出現轉機,陳昆仁分析師指出,預計這次的法說會也會有兩大亮點,首先是大立光近期在高階鏡頭逐漸改款,尤其在潛望式鏡頭客戶升級規劃,且隨著蘋果 iPhone 15 進入拉貨旺季,預計將能帶動第三季一波拉貨動能,第二大亮點是,隨成熟的智能手機市場和日益激烈的競爭。大立光積極轉往高階車用、自動駕駛、無人車等車載鏡頭發展,隨著車載鏡頭規格提升,需求大增,本次法說大立光在車載鏡頭的佈局情況也須格外關注,陳昆仁分析師指出,隨車載鏡頭趨勢持續成長之下,台廠相關車用鏡頭廠揚明光 (3504-TW)、亞光(3019-TW)、先進光(3362-TW)、佳凌(4976-TW) 皆可留意。台積電法說會方面,摩爾投顧分析師陳昆仁指出,台積電在本次法說重點還是會放在先進製程方面,而首先第一個重點就是先進製程中的先進封裝,台積電 6 月股東會表示先進封裝供不應求,帶動台廠先進封裝廠股價連續上漲,但陳昆仁分析師指出,3DIC 及先進封裝是台積電 5~10 年的大趨勢,不會只因台積電的一次股東會就結束這個趨勢,加上全球生成式 AI 浪潮之下,先進封裝將會是本次台積電法說的亮點之一,因此先進封裝設備廠弘塑 (3131-TW)、辛耘(3583-TW)、萬潤(6187-TW) 皆可留意。陳昆仁分析師指出,先進製程方面,隨著台積電 3 奈米量產以及 2025 年 2 奈米的推出,台廠受益最大的還是在 IP 族群,主因是 IP 廠的 NRE 端佈局先進製程效益將逐年顯現,世芯 - KY(3661-TW) 目前已開發 7 奈米及 6 奈米 AI 及 HPC 領域,5 奈米 AI 處理器等專案訂單需求強勁,此外,世芯 - KY 也開始提供台積電 N4P 及 N3E 先進製程 NRE 服務,創意 (3443-TW)NRE 主流產品在 5 奈米已有 4 個案件,且幾乎都是 AI 相關,未來隨著台積電 3 奈米量產,也將跨入 3 奈米製程,因此陳昆仁分析師指出,台積電法說,IP 族群也是市場重點,相關 IP 股力旺(3529-TW)、M31(6643-TW) 皆可留意。隨時序已進入第三季,法人改為關注下半年和明年的產業復甦成長機會,為讓讀者精準掌握上市櫃公司 2023-2024 獲利變化,特製作法人獲利預估表:請加入仁者無敵 陳昆仁 證期雙分析師LINE 官方帳號(ID @daren888)下載https://lin.ee/CUkbmpx每日盤勢分析、更多操作策略,在 YouTube 頻道播出歡迎訂閱並開啟小鈴鐺,收到第一時間影片推播通http://bit.ly/YT-daren88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2672
2023-07-08T09:00:04+08:00
「研之有物」先前已經報導過程淮榮長期研究的軸突導向(Axon guidance)議題,詳細讀者可以參考這篇〈當神經元遇見真愛!突觸形成的奇妙旅程〉,本文要更進一步談談關於程淮榮個人經歷,以及他最近的研究主題。Q: 一開始先請老師談談您的求學歷程吧~A: 我在雲林縣虎尾鎮出生,高中前往臺北念師大附中的科學實驗班,後來考上臺灣大學醫學系,至今仍然深深覺得一個二十出頭的小伙子能學習有關人類身體的龐大知識,真是一件相當神奇的事。那時我很喜歡大體解剖的課,大三有一天在臺北忠孝東路等公車,摸著手腕上剛剛學到的九條肌腱, 默念著他們如何拉著手上不同的手指頭, 抬頭看到到站公車車門轉動,突然意識到:「唉呀,這跟手掌的肌腱在牽引肌肉活動好像喔,我們的身體不就像是機械裝置嗎?這個領悟對我的影響很大。」學習醫學讓我有機會徹底了解自己身體的各種生理構造和功能,以及疾病的成因,收穫很大。身邊的朋友或親戚有什麼疾病往往都會來問我。其實,我和中研院之間的緣分在升大五時就結下了,那時我跟同學一起去找錢煦院士,進入生醫所籌備處當暑期實習生,發現做實驗很有趣。大七開始實習後,原本我的目標是去當外科醫生。當外科醫生需要一點天份、手也要巧,我自認手蠻巧,應該很適合。Q: 既然您很喜歡醫學,也想當外科醫生,為何之後會改變志向呢?A: 當外科醫師其實蠻有成就感,只要刀開一開,可能不久之後,病患就可以活蹦亂跳。我曾去過顯微骨科醫師的實驗室學習顯微手術實驗,所謂骨科的顯微手術可能就是將腳趾頭接到意外斷掉的手指上,所以我覺得很有趣、很想去學。當時老師還囑咐我,做顯微手術之前不能喝咖啡或茶,我不信邪,想說自己的手很穩,不會有問題吧。沒想到在接兔子耳朵的血管時,在顯微鏡下看到兩隻手都一直不停抖動,從此乖乖遵命。當外科醫生只需要知道怎麼做手術就好,不過,我很希望知道更多,尤其想了解各種疾病的致病機轉, 心想也許人生還能做一點其他的事,於是決定出國去看看。我很感謝父母都支持我自由的發展,沒有勉強我要留下來開業賺錢。Q: 出國深造期間,您在哈佛大學時曾獲得分子生物學大獎,是什麼研究呢?A: 哈哈,當初申請哈佛大學時,其實我的讀書計畫是想要以學習發育生物學來發展癌症治療的方法,但後來得獎的題目是神經拓撲學(Neuronal topographic mapping),探討神經元如何依照相對位置連接成一個系統。這門學問歷史非常悠久, 最早是由 17 世紀初的哲學家和科學家笛卡兒(René Descartes)所提出。近代比較相關的一個例子, 是在 20 世紀初,有位神經外科醫生叫做懷爾德 · 潘菲爾德(Wilder Penfield),經過對於病人的仔細研究,他發現身體的感覺系統和運動系統可以在腦部的對應區域畫出來。而且神經越密集、越敏感的部位如手和嘴唇,在腦部占的區域越大。此外,身體各部位的神經連到腦部相對關係必須維持一樣,一點對一點,也就是所謂的拓撲圖(Topographic map),這樣我們才能正確感知外界訊息並且做出正確的運動反應。但是,神經連結不是一次到位,一個神經元要經過多次轉接到另一個神經元,最後才連到腦部正確位置。例如外界訊息進入眼睛,透過視神經連到腦部,眼睛接收到右邊視野的訊號必須達到大腦左邊的視覺區。 因此了解這些神經元在發育過程中如何連結,如何維持彼此的相對位置,就是神經拓撲學所要研究的範圍。了解神經元連結的過程很重要,例如:眼科醫師能運用視覺和腦部視覺區的拓撲圖,測試病人兩眼的視野是否正常,判斷可能是哪段神經出問題。如何證明這些神經元在形成拓撲圖的過程當中可以自己找到正確的連結呢?有位美國科學家羅傑 · 斯佩里(Roger W. Sperry)曾經做了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他將青蛙眼球取出、切斷視神經,再將眼球在眼眶中旋轉 180 度後放回去。不久後青蛙眼球會再生新的視神經連到腦部,但是由於眼球內的視神經元旋轉了 180 度,但是大腦內的神經元並沒有跟著旋轉,所以這一隻青蛙從此看到的世界是上下左右顛倒:昆蟲在右上方,牠卻朝左下方伸出舌頭!Q: 的確很神奇!神經元數量這麼多,居然都能連到正確位置。A: 沒錯,所以很多科學家都想知道,神經系統的拓撲圖是怎麼正確連接的?假設我們請 100 個人排隊,每個人都有意識,聽到指令會依序排好。但神經元沒有意識,如果要靠不同基因下指令連接,人體基因才幾萬個,沒辦法負荷。因此,科學家推測神經元的拓撲圖連結是靠少數分子在不同的神經元上形成不同的濃度來調控, 也就是所謂的分子梯度(Molecular gradient),這樣只需少數幾個基因即可。例如,從眼睛到腦部有成千上萬個神經元需要連接,如果有一種分子在每個生長錐上的濃度不同,從 1、2、3 到 100,與之對應的樹突上的分子濃度也是 1 到 100,假設連接指令是將雙方濃度加起來等於 101,就可以讓生長錐的 100 接到樹突的 1,接下來 99 接到 2,98 接到 3…… 以此類推,就能讓神經元按正確的對應位置連接。我在哈佛時就是找出這個關鍵分子而獲得北美 Pharmacia 生物技術與科學獎(Pharmacia Biotech & Science Prize for Young Scientists in Molecular Biology)。Q: 您離開哈佛後,接下來仍持續投入神經科學研究嗎?是的。我先是到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史丹佛大學做博士後研究,接著到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待很長一段時間,做過許多神經科學相關的研究,像神經軸突連結如何形成(Axon guidance)、神經系統的剪枝(Pruning)等。上課時為了讓學生對神經科學產生興趣,常絞盡腦汁思考如何用比喻或故事說明。A: 近年回到臺灣後,接任中研院分生所的所長,雖然常要處理繁瑣的行政事務,但對我來說,這是不一樣的人生挑戰,也覺得很幸運。因為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是全臺灣最好的,可以跟一群優秀的科學家一同研究討論,是非常難得的經驗!我也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實驗室,延續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進行的海馬體研究。Q: 什麼是海馬體(Hippocampus)呢?它的功能是什麼?我來介紹一下。神經科學史上曾有一個著名病人叫做亨利 · 莫雷森(Henry Molaison,生前為了保護隱私稱為 H.M.)。由於他年輕時會發作嚴重的癲癇,醫師認為可能是海馬體異常放電而引起,因此將他兩側的海馬體都切除,結果發現他的記憶從此受到影響。他記得小時候住在舊金山的街道名稱,卻不記得昨天發生的事,此時科學家才知道原來海馬體對學習與記憶有重要影響,負責將短期記憶轉譯為長期記憶。神經系統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記憶,神經連結需要持續存在到生物體死亡,我們才會記得過去發生的事情並避免再次犯錯。如果所有的神經細胞不斷更新,神經連結也消失,那麼記憶會完全消失,我們就無法回憶過去的經驗。不過,現在研究已發現,成年老鼠的海馬體有個區域稱為齒狀回(Dentate gyrus),仍然會長出新的神經元,這現象稱為成體神經新生(Adult neurogenesis)。至於人類海馬體是否也具有神經元不斷新生的能力,目前科學家的觀點尚未達成一致,仍需進一步研究。Q: 您是研究海馬體的哪個方面呢?A: 我很好奇的是,實驗鼠的海馬體除了新生神經元區域之外,其他部位的神經元都是存在很久的神經網路,運作也正常。這些新生神經元是如何整合進入一個成熟的神經網路,且不會影響到原有運作呢?這就好比一群孩子要進入大人的群體與他們牽手,最後融入他們的社會。我們發現到一些有趣機制:如果是 3 個月大的老鼠(相當於人類 20 歲左右),這時原本神經元長出樹突棘的能力高,新生神經元可以直接與之形成突觸;或是趕走其他佔位置的舊軸突,以形成新突觸。但如果是 18 個月大的老鼠(相當於人類 70 歲左右),長出樹突棘的能力下降,新生神經元就只能踢開其他軸突,才能形成新突觸。這代表,年紀大時,新生神經元唯有踢走其他軸突才能形成新突觸,原本存在的記憶會被清除與消失。年紀小時,新生神經元即使不用踢走其他軸突,仍有機會形成新突觸,記憶力比較強。此外,我們團隊觀察到,年輕老鼠的新生神經元到完全整合進入成熟的神經網路需要 8 週時間。不過,如果齒狀回一直持續新生神經元,海馬體是否會隨年紀而變越來越大?或者有些神經元會凋亡?這是我接下來很想要破解的謎團。Q: 神經科學研究時通常都用老鼠做實驗嗎?A: 為了解釋特定生命現象或機制,由科學家廣泛採用且研究詳盡的生物,稱為模式動物。我過去曾經使用過的模式動物有線蟲、雞胚、老鼠和雪貂等。線蟲的神經數量少,每根神經、每個軸突都能看得很清楚。雪貂的體型較大,常用來作視覺和電生理研究。雞胚可以透過控制環境溫度,讓胚胎生長或停滯。老鼠的基因則跟人比較相近,但養起來很花時間。各種模式動物有不同特性,適合不同的研究目的,目前我有許多研究都用老鼠來做。雖然了解人類神經系統是最重要的事,但科學家很難直接用人類做實驗,因此這些模式動物對人類的貢獻非常大,相當重要。Q: 最後,請問老師在多年研究路程上有什麼心得?對年輕科學家有什麼勉勵呢?A: 我認為,基礎科學研究是一種等待意外發現的過程,這點跟應用科學研究不大一樣。我常鼓勵學生做實驗不要怕重複,要持續不斷去做。我以前喜歡做解剖,相同實驗會一直重複做,因為不斷重複去做才可能有意外發現。例如某次實驗原本以為結果會跟之前一模一樣,卻突然發現有某處不一樣!我喜歡稱之為 Eureka Moment(恍然大悟的時刻),據說是阿基米德在浴缸洗澡時領悟分辨王冠真偽方法而大喊「Eureka!」。另一個相關名詞是 Serendipity,是指「意外發現」,代表沒辦法計畫的偶發事件,我也很喜歡。基礎研究最棒的獎勵大概就是這意外發現的時刻,雖然我不過碰上兩、三次大的意外發現而已,但每次碰到就覺得無比開心!只是這感覺有時很難說明,要自己親身體驗才知道。另外,我認為興趣很重要,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基礎研究、當科學家。人人都是獨立個體,腦袋都不一樣,尤其這世界變化得很快、很難預測未來,因此,最重要的是去發掘自己的能力,找出擅長做的事。那什麼才是喜歡做的事呢?就是幾乎 24 小時都會想到它,甚至連睡覺都夢到,不會說下班五點後就不想它。如果人生可以一直做自己喜歡的事,那就是最幸運的事了!延伸閱讀: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3955
2023-07-07T21:39:48+08:00
「房屋稅差別稅率 2.0 方案」(俗稱囤房稅 2.0) 遭質疑恐讓房租上漲。財政部對此說明,以房屋現值新台幣 100 萬元的住家用房屋來說,以 2.0 方案計算,選擇出租且申報租賃所得達租金標準,房屋稅最高稅率為 2.4%,較現制最高稅率 3.6%,或 2.0 方案的最高稅率 4.8%,估約可省下 1.2 萬元至 2.4 萬元的稅金。根據財政部提出的「房屋稅差別稅率 2.0 方案」,提高「持有超過 3 戶以上、非自用住宅」的稅率至 4.8%,不過若是出租申報所得達租金標準,其法定稅率將從 1.5%~3.6% 調降至 1.5%~2.4%。財政部表示,房屋所有人如果將住家用房屋釋出至租賃市場,且申報租賃所得達租金標準,可適用較低的 1.5%~2.4%,與 2.0 方案一般非自住房屋適用稅率 2.0%~4.8% 相較,不僅最低稅率少 0.5%,最高稅率更少 2.4%,比現行最高稅率 3.6% 少 1.2%。財政部表示,希望透過稅率差距,鼓勵多屋族將空置或作低度使用的房屋釋出,提供出租使用,出租房屋稅負不但沒有增加反而降低。財政部表示,目前全國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約 60 萬戶,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國低度使用 (用電) 住宅的比率約 1 成推估,約有 6 萬戶潛在空置或做低度使用的房屋,可釋出至租屋市場。財政部強調,2.0 方案維持公益出租人及社會住宅優惠稅率 1.2%,多屋族如將房屋提供作社會住宅或公益出租使用,稅負將更為減輕,透過出租適用較輕房屋稅稅率的設計,增加住家用房屋租賃市場的供給量,以平穩租金。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3946
2023-07-07T21:35:45+08:00
羽絨成衣代工大廠廣越 (4438-TW) 今 (7) 日公告 6 月營收,邁入旺季下,營收 18.95 億元,月增 18.5%、年減 9.6%;第二季營收 47.53 億元,季增 78.9%、年減 1.4%。法人估,廣越第三季進入傳統出貨高峰,營收估將進一步向上。董事長吳朝筆說明,6 月因去年同期基期較高,加上受主要運動品牌客戶庫存調整影響,營收較去年下滑,但隨著邁入傳統生產出貨旺季,營運表現將逐步向上,廣越上半年營收 74.1 億元,年減 5.4%。吳朝筆今年營運雖然受主要運動品牌客戶庫存調整影響,但預計明年可望回溫,持續優化產品組合外,新品牌客戶及新產品項目亦持續商談中。廣越今年正式打入 Lululemon 供應鏈,除已獲該品牌外套品項訂單,針織品項之瑜珈服飾訂單也已在開發中,預期將成為廣越未來營運成長動能之一。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3937
2023-07-07T21:15:46+08:00
6 月台灣對五大市場出口同步下滑,其中對陸港、東協、日本、美國等市場年減幅均逾 2 成,對歐洲出口年減僅 3.6%,主要是電腦零附件轉單效應,抵消部分產品出口減幅。根據財政部統計,我對中國大陸與香港 6 月出口值 119.9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 22.2%,其中電子零組件年減 21.5%、塑橡膠及其製品年減 35.1%、機械年減 35.4%、化學品年減 27.2%、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年減 33.0%。對東協出口 53.6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 27.6%,除了與礦產出口大幅萎縮有關,去 (2022) 年同期因中國疫情升溫,導致電子零組件轉單往東協生產,拉高基期,導致今年降幅擴大。另外,對日本出口值 23.1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 24.7%,包括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年減幅均較去年同期減少逾 3 成;對美國出口值 51.9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 25.2%,其中運輸工具年減 51.9%、電機產品則年減 47.8%。另外,我對歐洲出口值 33.7 億美元、年減幅僅 3.6%,主要是市場對電腦零附件需求保有相當熱度,因此抵消部分貨類出口減幅所致。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3936
2023-07-07T21:07:53+08:00
鴻海 (2317-TW) 及裕隆 (2201-TW) 合資的電動車鴻華先進 (Foxtron)(2258-TW) 今 (7) 日獲證交所通過初次申請創新板股票上市審議,最快 10 月中旬於創新板上市。鴻華先進董事長由鴻海董座劉揚偉兼任,主要業務為電動車技術研發、整車與零組件製造管理及銷售服務,今年首季每股虧損 0.3 元、去年每股虧損 0.87 元、2021 年每股虧損 0.51 元。以鴻華先進去年營收來看,內銷佔 78.38%、外銷 21.62%。鴻華先進指出,公司承襲華創車電技術中心多年研發經驗及專利,具備先行者優勢,加上經營團隊具備資通訊 (ICT) 產業背景及多年汽車電子領域經驗,以車型模組化的優勢,提供品牌客戶工程設計及整車試驗。鴻華先進短期業務發展計劃來看,包括首款電動巴士 Model T 量產車切入東南亞市場、Model C 的今年下半量產,搶攻台灣與東南亞市佔,明年下半將量產 Model B 招商車,Model E 原型車也將依客戶需求調整後推出量產版車型。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3850
2023-07-07T21:07:25+08:00
面板大廠群創 (3481-TW) 今 (7) 日公告 6 月營收 193.48 億元,月增 3.4%、年增 0.3%;第二季營收 551 億元,季增 20.8%、年減 4.9%,單季大尺寸、中小尺寸面板出貨季增都逾 2 成,優於預期。群創上半年營收 1006.82 億元,年減 21.2%,群創說明,6 月大尺寸面板合併出貨量共計 1240 萬片,月增 10.6%;中小尺寸合併出貨量共計 2411 萬片,月減 13.8%。第二季來看,群創大尺寸合併出貨量共計 3371 萬片,與第一季 2781 萬片相比,季增 21.2%;中小尺寸合併出貨量共計 7498 萬片,與第一季 6072 萬片相比,季增 23.5%。群創第二季無論大尺寸、中小尺寸面板的出貨季增幅度,都優於公司先前釋出季增 11-13% 的展望。而下半年來看,依照公司預期,需求可望逐季成長,營運也將同步好轉,全年力拚獲利。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3898
2023-07-07T21:06:23+08:00
鴻海 (2317-TW) 今 (7) 日晚間公告,子公司工業富聯 (Fii)(601138-CN) 董事會改選董事長,原董事長李軍旗卸任,副董事長暨執行長鄭弘孟被推選為新任董事長。工業富聯今日舉行股東臨時大會,會中改選董監事,新任董事包含鄭弘孟、李軍旗、劉俊杰、丁肇邦;新任獨立董事分別為李昕、李丹、廖翠萍;新任監事為張占武、陳紫華。新任董事長鄭弘孟出生於 1966 年,畢業於中原大學電子工程系,過去曾擔任鴻海 FG 事業群總經理、國基電子商務 (嘉善) 董事長等職務,目前也是富聯國基電子 (上海)、富聯國宙電子 (上海)、日本裕展貿易株式會社、以及 AMB Logistics Limited 等公司的董事。值得注意的是,李軍旗雖然卸下董事長一職,但仍在董事會中。不過,首席技術官、雲企業解決方案事業群總裁周泰裕退出本屆董事會,由資深副總、鴻佰科技董事暨總經理丁肇邦接下新董事。此外,工業富聯獨董席次由原先 2 席,本屆增至 3 席,除了全部改選外,成員也由原本 1 男 1 女,變成 1 男 2 女,監事同樣全面改選,落實公司治理。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3835
2023-07-07T21:04:33+08:00
被動元件大廠華新科 (2492-TW) 今 (7) 日公告 6 月營收 27.3 億元,約持平前月、年減 9.1%;第二季 82.15 億元,季增 5%、年減 16.6%;子公司佳邦及信昌電 6 月營收年減幅同步收斂,第二季均繳出季增近 1 成的表現。華新科上半年 160.41 億元,年減 18.2%,公司指出,車用、通訊需求不錯,中國中低階手機也逐漸回溫,近期稼動率提升,庫存也在 2 個月左右的健康水準,下半年會比上半年樂觀。集團成員表現來看,天線廠佳邦 (6284-TW)6 月營收 5.2 億元,月增 2.8%、年減 5.9%;第二季營收 15.91 億元,季增 9.7%、年減 1.5%;上半年營收 30.42 億元,年減 3.8%。陶瓷粉末廠信昌電 (6173-TW)6 月營收 3.09 億元,月減 5%、年減 8.2%;第二季營收 9.64 億元,季增 9.6%、年減 17.7%;上半年營收 18.43 億元,年減 24.6%。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3896
2023-07-07T20:15:56+08:00
根據財政部統計,今年上半年台灣出口值 2021.1 億美元、年減 18%,減幅比亞洲主要經濟體來得深,對此財政部解釋主要有三大原因,包括:疫情期間我出口累計增幅逾 4 成基期較高、出口貨類集中電子產品,以及出口市場集中在陸港。根據財政部公布資料,我今年前 6 月出口值年減 18%,減幅高於韓國 12.3%、香港 (前 5 月) 年減 12.7%、新加坡 (前 5 月) 年減 12.7%、新加坡 (前 5 月) 年減 8.9%,台灣出口衰退幅度在主要國家中跌幅較深。對此,財政部統計處處長蔡美娜說明,台灣前 6 月出口跌幅較其他國家深,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是,2020 年到 2022 年三年間疫情帶動遠距及數位轉型浪潮,加上高效能運算及車用電子等推升新興科技應用商機,都跟半導體產業製程優勢相得益彰,使得出口快速成長。蔡美娜指出,台灣累計近 3 年來出口增幅 45.6%,增幅遠高於日本同期間約 6.5%、香港增幅 14%、南韓增幅 26.1%、新加坡增幅 31.9%,也較中國 43.7% 增幅略高。第二、台灣出口結構主要集中在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比重比韓國、新加坡來的高,加上今年以來隨著晶片短缺情況緩解,且日本、韓國汽車出口高速成長也緩和其出口跌勢。第三、台灣出口市場也高度集中在單一市場,我上半年對陸港出口比重高達 35.5%,比起日、韓、星國對陸港出口占比約 22% 到 23% 較高,而中國表現欠佳,台灣對陸港占比又高,因此台灣受到中國衝擊相對較重。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3838
2023-07-07T19:46:49+08:00
台驊控股 (2636-TW) 今 (7) 日公布 6 月合併營收 10.78 億元,月減 12.79%,年減 54.37%,展望後市,台驊認為,下半年海空運產業需求能見度提升,營運將較上半年回溫;此外,由於擁有多元投資持股,台驊預計第二、三季將分別認入 2 億元、5 億元的現金股利,分別挹注每股純益 1.5 元和 3.5 元以上。台驊第二季合併營收 34.15 億元,季增 1.43%,年減 57.34%,上半年合併營收 67.83 億元,年減 62.63%。台驊指出,上半年受全球通膨與地緣政治風險影響,運價和貨量皆較去年同期下滑,但透過海空陸鐵整合式服務、嚴格控管成本及費用等,獲利有望逐季增長。台驊進一步說明,Maersk(馬士基) 和 CMA(達飛海運) 宣布 7 月底前將調整西北歐洲線運價 30%,儘管宣示意味大於實際執行,但也顯示航商除了嚴格執行空白航班措施外,也不願意長期低價承攬貨運。因此,隨著庫存水平逐漸正常化以及船公司對於運價的表態,台驊看好,將有助於維持運力供需、運價的穩定效果。而台驊除了海空鐵路國際進出口服務外,也積極發展中國內貿物流,旗下子公司聯宇達方主要承接能源車用鋰電池國際大廠內陸物流業務,該產品須具備化學品運輸執照,進入門檻高且承攬量持續增加,將有助內貿物流業務成長。對於第三季旺季,台驊認為,在蘋果新機發表、AI 應用商轉和電動車持續增加市占等因素下,搭配製造商和零售商為返校潮需求、年底購物旺季重新建立庫存,預期帶動海空運下半年將較上半年回溫。業外財務方面,台驊說明,多元投資物流本業及上下游相關產業,由於持股成本低,且多為高殖利率型股票,在第二季認列股利收入估超過新台幣 2 億元,預計貢獻每股純益 1.5 元以上,而第三季除息旺季更有望認列股利收入超過 5 億元,預計貢獻每股純益 3.5 元以上。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3849
2023-07-07T19:44:55+08:00
終端需求尚未回穩,加上基期偏高,台灣 6 月出口值 323.2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 23.4%,減幅較先前預估來得高,不僅是連續 10 個月負成長,並且是近 14 年來最大跌勢。財政部表示,原本預期 9 月出口轉正機率下降,預估 11 月轉正機率增加。財政部今 (7) 日公布 6 月、第 2 季及前 6 月進出口統計。在出口部分,第 2 季出口值 1043.9 億美元,較去年同季減少 16.9%;累計今 (2023) 年前 6 月出口值 2021.1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 18.0%。財政部統計處處長蔡美娜表示,6 月出口明顯轉弱且規模值低於預期,出口跌幅也擴大主要可歸納四大原因:一、通膨尚未冷卻且升息效應壓抑終端需求,二、中國復甦後續無力,三、產業調整庫存,訂單能見度不高,四、外銷價格走跌及去年基期偏高牽制作用。蔡美娜指出,11 項主要出口貨類中 6 月出口值同步向下,其中又以傳產貨類跌幅較深;以跌幅來看,出口年減幅低於 2 成的包括:資通與視聽產品年減 6.2%,終止連 2 紅翻黑;光學及精密儀器則因手機鏡頭市況疲弱、年減 10.2%。至於年減幅約 2 成的則有電子零組件、機械 2 貨類,其中電子零組件受到積體電路需求並未明顯好轉,機械則因海外投資態度觀望,導致出口年減幅 20.2%。另有 7 類貨類出口值年減幅超過 3 成,其中基本金屬及製品、塑橡膠及其製品、化學品受到市場需求清淡、海外同業開出新產能,加上市場低價競爭干擾。至於礦產品出口年減 55.3% 呈現腰斬,主要是去年同期隨著各國解封,帶動用油需求大增,原油行情高漲,但今年原油價量翻轉,拖累礦產出口銳減。進一步看上半年出口表現,蔡美娜說,今年前 6 月出口值年減 18%,創金融海嘯以來近 14 年來同期出口最大跌勢,主要是受國際景氣降溫,加上基期偏高所致。蔡美娜表示,包括電子零組件、基本金屬及其製品、機械、化學品等 4 貨類,加上中國大陸及香港、美國、東協等 3 出口市場的年減幅度也創 14 年同期最大跌幅。展望後市,蔡美娜分析,依據季節性推估,7 月出口值年減幅約落在 16% 到 19.5% 區間,出口值約 348 到 363 億美元之間。至於 6 月是否就是出口的谷底,蔡美娜認為,第 1 季出口年減 19.2%,第 2 季年減幅 16.9%,減幅有縮小趨勢,目前看來第 1 季是最壞的情況,現在則是上升進行中但速度緩慢。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43665
2023-07-07T19:07:56+08:00
網通廠營收今 (7) 日陸續出爐,啟碁 (6285-TW) 第二季寫單季次高表現,正文 (4906-TW) 則寫同期新高紀錄,正基 (6546-TW) 則寫今年以來單月新高。啟碁 6 月營收 96.73 億元,月增 4.8%、年增 18.25%,第二季營收 266.27 億元,季增 5.4%、年增 31.9%,上半年營收 518.9 億元,年增 30.9%。正文 6 月營收 19.79 億元,呈現月減 19.8%、年減 27.28%,第二季營收 70.14 億元,季減 0.6%、年增 8.03%,上半年營收 140.77 億元,年增 20.68%;正基 6 月營收 2.11 億元,月增 12.8%、年減 42.9%,第二季營收 5.68 億元,季增 25%、年減 46%,上半年營收 10.21 億元,年減 51.7%。建漢 (3062-TW) 6 月營收 2.34 億元,月增 24.9%、年減 62.4%,第二季營收 7 億元,季減 18.7%、年減 40.4%,上半年營收 15.62 億元,年減 20.13%;展達 (3447-TW) 6 月營收 1.95 億元,月減 27.4%、年減 66.8%,第二季 7.61 億元,季減 33.7%、年減 51.1%,上半年營收 19.11 億元,年減 24.85%。